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Let's Create Your Own Stories


English picture books are quite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Some English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r junior high schools are even trying to integrate English picture books into their lesson plans. In my opinion, it's a nice way for teachers to enhance their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eachers can search for some online English picture books as their teaching material. However, it would be greater if teachers can create their own English picture books for their students. The much cooler thing is that their students can even create their picture books; or they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teachers to invent the picture books.  If you are wondering "where can I find this kind of website", then now you are in the right place!

The website for making your picture books is called "Storybird". Actually, you can both read and create stories here. And it's totally free for you to apply for an account. When you apply for an account, you can choose the type of your account. There are 3 types: regular account, teacher account and kid account (under 13).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Book Recommendation -- Big Nate in a Class by Himself




Author: Lincoln Peirce




Level : suitable for 9 graders (or above)




中英對照版
英文版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英語扎根 北市首創評量手冊


(中央社記者許雅筑台北6日電)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天表示,今年首創英語聽說評量手冊,並發送給國小一到六年級學生,希望以生活化、趣味化及多元化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並落實多元評量。
 
教育局表示,100學年度首度研發印製「台北市國民小學英語聽說評量手冊」,發送給國小一到六年級學生,搭配教學,鼓勵教師以生動、無壓力的方式評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讓學生透過多元學習活動奠定基礎。

教育局邀請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張武昌指導,由國小英語輔導團老師依據課程綱要及能力指標編寫。內容分為「單字」、「生活用語」及「簡易句型」3部分,分別以320個口語應用字詞、69句生活用語及30句簡易句型作依據,依年級、主題分類編排,並設計成口袋書方便攜帶。

藉由師長與孩子「問答」,評量手冊能評量學生辨音、辨字、了解及回應等能力,並記錄下孩子英語學習歷程,供教師作為個別輔導教學依據。

英語教學小一開始 親師:不切實際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
教育部20日發布教育報告書,在十大發展中因應全球化的教育方案──「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結合地方、民間將國際教育向下延伸,預計10年內將英語教育向下延伸至國小1年級。家長、教師團體卻不以為然,強調現階段應全力推動12年國教,英語課程缺乏妥善規劃,恐將增加學習壓力,教育部將被迫「蠟燭兩頭燒」。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將朝4個面向實施國際教育,教育部國際文教處專員邱玉蟾表示,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大多集中跨國校際交流,缺乏融入課程、教師專業及學校師資、經費整合。未來10年將從「融入課程」「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國際化」策劃,預計以每年2.4億元經費與地方政府合作,結合大專院校指導,透過明確、系統政策規劃加強實施。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受限於課綱,目前英語教學從小學3年級開始,部分縣市衡量需求從1或2年級開始,部份學校以專案處理,籌備校務基金或對外募款聘請英文老師。吳清基認為,只要師資符合標準、教材課綱規劃妥善,便鼓勵縣市提出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計劃,希望未來10年能全面延伸到小1開始實施英語教學。

需要準備更多資源
但台南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文表示,就目前狀況來看,小1剛進入學校就要學習英文,又要顧及中文、母語可能無法負荷。他觀察台南市10年來從小2起步學英文成效不錯,由市政府統一聘雇約10位外籍老師到國小教英語,若要從小一開始學英語,政府勢必要有更多資源做準備。

屏東縣教育處處長顏慶祥表示,學好英語的重點是專業優秀的英語老師,但目前許多學校缺乏合格老師,而少子化使非英語專業的老師面臨失業,教育部應針對超額老師拿出對策和資源,讓各校招考新進老師,解決超額老師的困境。他認為,追求國際化教育、推動英語教學,同時更要注重人文素養,才能做到全人發展。

中華民國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李秀貞不反對教育部的做法,但擔心小一生要兼顧英語和母語,恐怕手忙腳亂,又缺少妥善學習環境,只是蜻蜓點水;此外,若無補強偏鄉的師資及教學設備,對弱勢地區的師生反而是殘忍的政策;她憂心,教育部12年國教是否順利推動已成問題,如今還要分散資源恐怕會兩頭空」

莫讓學生徒增壓力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建議教育部仔細考量。他表示,許多專家認為國小5年級開始學英語即可,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若非排擠其他課程,就是得額外加課,教育部因考慮地方壓力,多年前曾將英語教育從5年級向下延伸到3年級,如今又向1年級推進,未來恐怕又有縣市會往幼稚園「偷跑」。

劉欽旭認為,學好英語不等同具有良好國際觀,建議教育部要以新北市英語活化課程的諸多問題為前車之鑑。目前台灣學習時數已排名世界前端,再加重學生負擔恐會造成學習反效果。他認為,教育部應將焦點放在12年國教實施後,國中英語教育如何從競爭模式回歸常態,況且12年國教經費已快「難產」,教育部應該量力而為,不該繼續不切實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