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新竹市載熙國小 英語教學e把罩


雲端閱讀竹市英語數位書城 開幕



中國時報【李坤建╱竹市報導】
為讓新竹市學生有更多的英語優質環境學習英語,新竹市政府建置了全國首創的「新竹市英語數位書城」,廿三日在載熙國小啟用,學生只要家利用手機或電腦等數位載具,進入「新竹市英語數位書城」輸入使用密碼,就可於雲端像在圖書館般閱讀喜愛的電子書。
副市長游建華表示,竹市的英語教學領先其它縣市,新竹市英語數位書城成立後,國小教師不僅可在此網站上下載其想傳授的英語電子書,提升教學的品質與內涵,英語數位書城未來可從現在一百多本的英語教學繪本,可望快速增加到萬本以上。
擔任竹市英語輔導團召集人的載熙國小校長王國生說,英語教學繪本利用英語教材結合數位化處理,學童在網站中選擇喜愛的讀本閱讀,資源豐富且取得便利迅速,這項創舉能提升學生學習效能,教師也能利用整合資源創新教學,提升英語教學品質與內涵。
載熙國小昨也舉辦英語力教學論壇,上午安排有豐富英語教學經驗的桃園縣振聲高中校長張湘君,主講「如何利用繪本教出學生的英語實力」;下午則安排南湖國小校長陳蕙芳、教務主任楊勝惠及召集人吳貞瑩用Taiwan News,分享如何讓英語讀報融入英語教學。



載熙國小 英語教學e把罩


中國時報【陳育賢╱竹市報導】
載熙國小教師五年前起,即以創新的教學方式,將英語融入數位繪本,提供適合台灣教學生態的分享閱讀模式的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四日擊敗全國一○八組團隊,榮獲「全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典範團隊」。
載熙國小團隊,多年來致力在弱勢學生的英語學習環境上的改善,運用數位繪本的行動分享學習閱讀,提供適合台灣教學生態的分享閱讀模式,並透過教學現場的思考與應用,發展出盡善盡美的台灣式分享閱讀,帶領該校學生一起探索英語閱讀的世界,並提升學生未來的國際競爭力。
載熙國小校長王國生並在九十五年起,即率領該校包括邱玉瑩、彭博裕、高瑩真、邱孝茹、黃昱人、陳淑卿、陳秋雅、陳慧貞及外籍老師等行政、教師組成的團隊,將現有英語領域融入資訊教學共同腦力激盪,研發出「載熙英語e把罩」創新課程。
之後陸續建置教學網站、英語魔法學院,並將內容具體轉化成計畫包括,「數位清字教學效能—Clear word」、「句的教學—數位英語聽說教學」以及「數位英語行動學習—QR code融入英語繪本教學」等三大主題。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Reflection on JoyHanlin Unit 3 Teaching

Lesson: JoyHanlin Junior High Unit 3


From my peers' teaching demonstration, I learned some ways to teach certain topics. 


1. Drawing a face to teach related vocabulary.


a. The teacher asked students to draw a face of their own; meanwhile, she drew a face on the blackboard as well. 
 --> Teachers can also draw a arrow sign between the word and part of the picture. 


b. When the teacher showed other students' work, she used their drawing to review the vocabulary again. (Another way is to say the words and touch the body part to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rds and physical part.)




2. The second thing I like about my peers' teaching demonstration is to use the game "Frontline Support" to practice grammar "has, have".


a. Teachers could ask students to sit in groups. Then, ask one person from each group to stand in the front.  


b. Teachers then give orders such as " I need a pencil". After hearing the order, students from each group have to give their team member who stands in the front the assigned object. 


c. The fastest team would get one point. Later, all students have to repeat the sentence "XXX has a pencil". 


d. The game could be challenging when teachers name at least 4 or 5 items at the same time. 


e. The form "doesn't have, don't have" could be practiced as well. Teachers can ask students in the front to get many things first. Then, teachers can say "XXX doesn't ...". After hearing the order, students in the front have to put those things away.




3.The third thing I learned is that teachers can make a comparison chart of the reading "Basketball Players" in p33.



Name
Country
Height
Others
Yao Ming
China
226cm

Nate Robinson
United States
175cm
Jump 110 cm



a. Teachers can ask students to fill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after reading the paragraph to check their comprehension of this reading.




4.The fourth thing I learned is to make a handout of famous sportsman to practice writing and listening. It's a handout with different information.


a. E.g. Handout A has a paragraph about Wang, the famous Taiwanese baseball player. Handout B has a paragraph about Zeng, the famous Taiwanese golfer.


b. Handout A has a paragraph about Zeng, but it's not complete. There are some blanks for students to fill in. Handout B has a paragraph about Wang, but it's not complete as well. Students have to listen to their partner to read out the paragraph to fill in the blank.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學者:英語辭彙重覆學習 語句才順暢流利


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從即日起到11月13號,舉辦「第二十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與會的國際專家不僅主張英語辭彙必須要透過重覆學習的方式,語言文句才會順暢流利,而且國際學者也建議英語教學一定要循序漸進,並在學習一個小時後,測試自己的英語學習成效,才是較好的英語學習方法。


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在臺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第二十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教育部長吳清基出席研討會開幕式以英文致詞表示,因應全球化趨勢的來臨,教育部除了制定計畫鼓勵學生出國,也提供學位和研究計畫希望國際學生能夠來到國內大專院校學習,因為臺灣的社會資源不多,只能夠仰賴人力資源,特別是我國近年來還與東南亞國家達成交換學生計畫的共識,未來英語教學對於國際合作顯得非常重要,他期盼藉由研討會可以提供更多英語教學的成功經驗。

這次召開的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共有Paul Nation和Rod Ellis等10多位國際英語文教學專家,還有近200名國內學者與會,共同從實際教學經驗,分享如何提升英語能力的教學策略。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理事戴維揚指出,與會的國際專家不僅提出10種紮實學習的方法,主張英語辭彙必須要透過重覆再重覆的學習方式,語言文句才會順暢流利,而且國際學者也建議英語教學一定要循序漸進,從詞彙開始逐步學習,並在學習一個小時後,更要測試自己的英語學習成效,才是較好的英語學習方法。

此外,戴維揚理事也認為英語學習是愈早學習愈好,不要錯過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黃金時期。
圖:吳清基部長(前排中)出席「第二十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6歲以下禁補習 吳清基:是既有規定


【台灣醒報記者陳思翰台北報導】針對6歲以下孩童禁止補習的法令,教育部長吳清基今天在院會記者會上澄清,教育部從93年起就已明定禁止文理補習班招收6歲以下的孩童。他強調,只要是有助於孩童身心發展,教育部並不禁止,但他堅決反對記憶背誦式教學,要讓孩童快樂成長。
教育部昨天公布「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草案,禁止補習班招收6歲以下幼童,包括作文、美語、珠心算、圍棋、大腦開發等強調記憶背誦的腦力課程等,引起家長與補教業者抗議。
吳清基今天表示,教育部從民國93年起就開始禁止文理補習班招收幼童,這是該部與幼教團體、學者的共識。他說,前部長杜正勝在該年與許多幼教團體討論後,就訂出相關政策,更在94至95年時,一再修正補習班及托兒所的招收規定。
他說,孩童在文理補習班,平均只能分配到1.2平方公尺的教育空間,然而在幼稚園及托兒所,孩童平均卻可以分配到5.5平方公尺的教育空間,相較之下孩童可以有更開闊的學習空間,也認為在補習班從事英語教學等課程不利孩童身心發展。
他強調,並非不能補美語,但必須給孩童一個快樂的環境,孩童應該在遊樂、美勞等多元遊戲的環境中學習。他以台北市為例,有些文理補習班轉型為幼稚園或托兒所,教小朋友學英語或才藝,但場地空間、師資、課程都要符合規範,也要接受評鑑,才能保障幼兒的身心發展。



教育正常化 才能遏止補習歪風


 (陳映竹報導)
每到晚間八、九點、周末假日,補習班外頭總是擠滿等著接送的家長,未來這種情況,可能將大幅減少!為了遏止學齡前補習歪風,確保孩童身心發展健全,教育部拋出「六歲以下兒童不能補習」的新政策,雖然立法原意良好,但考量台灣現實環境,又讓人感覺教育部管太大!
事實上,兒童到底是要即早潛能開發,還是順其自然快樂成長,兩派說法各有擁護者。從教育學者角度來說,教育部社教司長柯正峰指出,兒童身心發展還不成熟,太早學習外國語、握筆寫字,對於手部小肌肉、日後學習興趣都可能揠苗助長。
但補教業者不以為然,補教協會總幹事張浩然批評,教育部此舉,將讓幼兒補習地下化,強化階級差距,助長高貴的家教!
此外,讓人詬病的是,這套政策有兩套標準,只禁止補習班,卻對於幼兒園課後提供的才藝課程,沒有列管。雖然教育部以這些才藝課不再正規課程內為由,但既然認為文理、智能、記憶類課程,可能對孩童發展有害,為何不一視同仁加以管制?讓政策存有模糊空間?全國家長團體協會理事長謝國清認為,「怎麼落實執行,不讓補習,班掛由頭掛狗肉,教育部要有辦法。」
補習在家長心中,除了有贏在起跑點的心態,更有彌補家長心中,讓孩子幫自己圓夢,甚至炫耀的心態,兒童美語、作文、大腦開發、珠心算這些課程,所費不貲,但每年還是有數以萬計的家長願意掏腰包,成就了台灣一萬八千多家立案的補習班林立,教育部應該思考,台灣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事實上,補習不該被妖魔化,家長為何不可讓學齡前孩童自由發展,學自己所愛,憲法不也保障人民受教權嗎?
教育部應該做的是,如何從教學、升學方式等著手,讓家長不迷信補習,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