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基測英語科試題 長篇大論 暗藏陷阱




中國時報【林志成╱台北報導】
今年,國中老師覺得很生活化,考生不只考英語,還可從中瞭解一些事物的起源及發展變遷,出得很活。但補教老師說,往年英語科「中間偏易」,今年卻「中間偏難」,尤其閱讀測驗題目多又長,對中等程度考生不利。
今年英語科共四十五題,包括考單字及文法的單題組二十題,及十篇閱讀測驗考二十五小題。補教老師路呈麟說,往年二十題單題組幾乎都是送分題,但今年有四、五題埋藏陷阱,第九題、十題、十一題、十三題及二十題都不易作答。譬如十三題考關係代名詞,句中又有句子,對考生有點難。
「今年閱讀測驗題目太多,且每篇又很長,考生會覺得吃力。」路呈麟表示,以前英語科題目「中間偏易」,中等程度及優等程度考生都會考不錯。但今年閱讀測驗題可分出高下,中等程度考生可能答不完而吃虧。
但桃園縣青溪國中老師許綉敏說,閱讀測驗不只考英語,也讓學生瞭解一些事情的發展歷程。譬如四十三題至四十五題閱讀測驗,介紹法國巴黎左岸一家特色書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的起源及發展變遷,是許多英美文人騷客聚集之地。這種題目可讓考生瞭解更多額外資訊。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英語─email、電腦遊戲 考題很潮


〔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邱紹雯、蘇孟娟、王俊忠/綜合報導〕國中基測英語科考題很「潮」,電腦遊戲樣態和EMAIL都入題,出題型態更是活潑,不但要做簡單的數學計算,也有圖表題和歷史題。
教育部中央輔導團英語老師黃緒俐表示,考題不難,考生背熟基本字彙一千二百字即可,能看懂文章的閱讀力是關鍵。英語本來就是工具,就看考生如何運用做跨科整合
克漏字出忘記好友生日發EMAIL道歉,打籃球、蹺課、農場校外教學、聚餐門票的折扣計算、談話性節目做美食餐廳的比較
第卅一到卅二題題組特別,題目是室內設計電腦模擬,考生要看文選圖,正確答案要選「可拖曳家具擺放的電腦遊戲視窗」。
閱讀測驗長又複雜
台中市居仁國中考生高子夫認為,閱讀測驗文章很長,例如有一題要仔細對照六個人說話內容,很複雜;台北市民族國中邱姓考生表示,餐廳廣告傳單「學生之夜」折扣題,要計算一群人在不同時段上門消費的價錢,考英文也考數學。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心得: 大五實習分享

這次演將請到的是上一屆的學長姊
學長姊這次回來分享一些大五實習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而內容有四個面向:行政實習. 教學實習. 研習. 導師實習
以下為重點整理

1. 導師實習
a. 多聽多看多動手,但不動口
--> 學長姊說實習階段就是要把耳朵放大
      仔細聽人家說並且還要很勤快的做事
      然後不要任意批評或是亂說話
      這樣才會給實習學校留下好印象
      
b. 要有正式老師的樣子
--> 雖然事實習老師
      但是我們還是要有正式老師該有的態度
      面對學生也是要有老師的專業度
      這樣才不會被學生牽著走

c. 自我介紹的好方法 --> 用單字介紹自己
--> 學長分享了一個不呆板且很有趣的自我介紹方法
     就是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單字
     之後可以讓學生們猜那些單字的意思
     但其實那些單字是和自己有關
     我個人滿喜歡這個方式
     可以增加師生的互動
    而且又不會像是老式的那種無聊自我介紹!

d. observe+record+reflect
--> 實習的這一段期間就是要做這三件事
     多多觀察後要記錄
      從記錄中再進而省思
      這樣我們才會進步也才會學到東西!


2. 教學實習
a. 先談好教學單元
--> 學長姊提到大五實習期間可能上台機會不多
    因為老師可能不放心交給我們去教
    所以一開始要先和老師溝通
    討論一下哪些單元適合給我們教教看

b. 漸進式實習
--> 由於老師可能不放心
     所以我們可以採取漸進式的方式
     一開始先教一課的單字
     如果教得不錯
     老師就會漸漸放手
     之後或許還有可能接手一整課的課程教學!

c. 同質性分組
--> 有時後教學可以用同質性分組
     分組依據可以是按照月考成績分組

d. 課後輔導
--> 學姊有接觸到課後輔導的部分
     他有教過原住民
      他提到面對原住民可以做評量診斷
     知道問題在哪後可做個人的補救課程規劃
     而面對特殊生的教學方法則是要設計符合特殊生的課程
     最重要的是補教教學要讓學生建立信心與提生對英文的學習興趣! 

e. 六七月教師甄試
-->學長姊提醒我們可以早一點進學校幫忙
    因為學校有可能再舉辦教師甄試
    我們可以主動去幫忙
    這樣就有機會接觸到教甄的第一現場
    看看別人如何應對及準備

f. 看其他老師的教學
--> 如果想看其他老師的教學
      可以有技巧性的問問自己的指導老師 
      問問老師是否可以推薦不同年級老師的教學
      這樣才不會冒犯到自己的指導老師

g. 不要評論老師教學
-->如果指導老師問說他教得如何
      千萬不要真的評論或是批評
       要有技巧的避開
       可以說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這麼教...

h. 體育相關英文教學
--> 可以參考縣立花蓮體育中學所出的英文課本


3. 行政實習
--> 有機會就主動爭取
      像是可以去學學如何排課
      或是問問老師們月考時需要哪些幫助(像是考卷收發)
      當然耳朵也是要打開
      還有勤快一點也是少不了的
      實習老師有可能會被叫去做很多事
      雖然有可能會被操得很慘
      但是要抱持著正面的心態
      每多做一件事就是多學一點!!!
   

4.研習活動
不論是校內或是校外的研習活動
我們都可以多參加
學長姊也提供了一個網站
從中可以看到有哪些縣市舉辦哪些活動
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有興趣的
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去聽聽別人的分享或是相關議題
網站是 "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


<心得>
學長姊們提供了一些大五實習所會面臨的一些狀況
這讓我對於大五實習有更多瞭解
他們也有提到說教學演示範之前要先和教授連絡好
地點還有校方某些人員也可以先通知(或是發送邀請卡)
教學演示當天也需要穿得很正式
設備還有講義也要準備好

聽完他們的分享後
覺得大五實習是最後一次自己可以多和他人學學的機會
因為之後就不會有機會可以看別的老師上課
所以這段期間千萬要把握好機會
而且要很積極的幫忙
這樣才可以給校方留下好印象!!!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英語護照加持 咱們敢秀英文了

 2012/06/05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大湖報導】


大湖國中老師自製「英語護照」,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 記者祁容玉/攝影
苗栗縣大湖國中為鼓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英語老師自製「英語口說護照」,共9篇生活化的情境模擬對話,學生需定期通過背誦,可互相練習對話、提升英語口說能力,學生說「有了這本護照,真的較敢說英語了!」

校長吳雲道說,大湖國中地處偏鄉,學生常因害羞不敢開口說英語,因此英語較弱,他有次在大湖市區遇上一對老夫婦,在餐廳練習英語對話,他心想「老人家都敢說英語,國中生也應該多練習」,開始請老師製作教材

英語老師黃才玲、劉慧珠、黃志聰依照國一到國三不同程度,每個年級設計3篇情境對話,學生自行搭檔,每次段考前找老師背完一篇,由老師評分,最高10分,成績納入段考計算,希望學生從敢說英語開始,建立對英語的興趣和自信。


「Something to drink?」、「A Coke, please.」學生常利用下課時間,彼此練習背誦對話。國一學生張世麒說,他曾在外補習英語,考試對他並不困難,但要開口說英語卻會害怕,有了學校發的英語護照,多練習幾次後,真的較敢說英語了。

學生劉懿霈說,剛開始看到護照裡比較長的句子加上生字,會擔心「真的背的起來嗎?」經過老師仔細講解,瞭解對話情境,同學間也會彼此幫助,提醒單字唸法,練習起來不無聊。

劉慧珠說,英語護照多採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場景來設計對話,未來會依照學生反映的意見調整內容,甚至融入在地特色,給學生不同的刺激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教部禁幼兒雙語教學 學者民眾反對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台北報導】教育部擬禁止幼兒園進行兒童全美語或雙語教學,受訪專家學者均不以為然,認為幼兒園做語言教學無妨,只要善用融入式和遊戲式的方法,將語言教學結合生活等主題,不但可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還可以促其思考和創造的能力。受訪家長與英語老師也普遍認為,只要教學方式有趣,可獲得知識,還能寓教於樂。
因應教育部今年推動的幼托整合政策,幼稚園和托兒所將整合成幼兒園,且根據「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草案規定,禁止幼兒園學齡前兒童全美語或雙語教學,也不可進行「以精熟為目的的讀、寫、算教學」,注音符號得等到兒童入小學前10週才可以教,此草案預計7月上路,違者可處3千至3萬元罰鍰。
「我反對禁止幼兒園設立語言教學,但前提是用什麼方法教。」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周淑惠表示,如果幼兒園善用融入式教法,將語言教學巧妙結合生活、多元文化等主題,不但可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讓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還可以促其思考和創造的能力。
至於如何界定什麼樣的教學才屬「遊戲化」、如何督導幼兒園,以及如何避免家長以家教和補習的方式進行雙語教學,周淑惠認為教育部應該發展配套措施,並普及「全美語教學對於孩子並非利多」的觀念,才不會發生落實困難的問題。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政策部主任詹政道也同意周淑惠所言,他反對幼兒園以結構式和精熟式的教材進行雙語教育,應以可激發孩童好奇、學習觀察和探索的遊戲式教學取代。
詹政道強調,幼兒教育應著重於教導學童生活自理能力、培養衛生習慣、學習人際相處,以及正確的學習態度,而非以單調又充滿教條式的方式教導外語
對此,家有4歲小孩的鮑先生認為沒有全面禁止的必要。他說,如果雙語教學是透過音樂式、遊戲式或情境式等方式潛移默化學習,不但可獲得知識,還能寓教於樂,是可以接受的。
曾擔任3歲小孩英語家教的李姓大學生說,只要教材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諸如有聲書、CD、玩具等等,就會學得非常快,而且學得很開心。因此,如果教學內容有趣,又不刻意要求小朋友背單字,其實可以將雙語教學視為一種遊戲。
教育部國教司則表示,雖然於法全面禁止美語或雙語教學,但幼兒園如果想提供幼兒接觸外語的機會,可以把聆聽歌謠、說故事及遊戲的方式融入日常教學,但仍不得採全日、半日或分科的外語教學。
至於注音符號,國教司則表示,顧慮到幼兒太早學習可能產生負面效應,例如錯誤筆劃、發音等等,且幼兒身體動作和視力發展都還沒有成熟,因此才立法要求幼兒園不宜納入讀字過多,或握筆寫國字的教材和課程。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英語要學好 彭蒙惠:陪孩子玩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日電)空中英語教室今年50週年,擁有上百萬名「學生」的創辦人彭蒙惠分享英語學習祕訣時說,要孩子學好英語,不是拿本書給孩子背,而是要和孩子玩,在輕鬆環境下學習,才是王道。
空中英語教室陪伴許多台灣人成長,讀者老、中、青都有,遍布全世界,彭蒙惠說,有次到芬蘭最北的地方,沒想到有個開中國餐館的台灣人告訴她,就是看空英長大的,彭蒙惠到英國博物館、巴黎、雲南等地,都有很多讀者前來相認。
「空英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教室,上百萬學生一定有」空英總經理洪善群說。
從最早的紙本,到後來的錄音帶、CD、光碟片,到現在的iPad、臉書(Facebook)版本,內容和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也培養出許多英文優秀的中堅分子。
空英也有許多高齡學生,84歲退伍老兵郁樂安,16歲時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完全沒念過書,也不認識英文字母ABCD,有次和美軍對話結果是雞同鴨講,因此決定學英文;他說,從此與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神交」半個世紀。
郁樂安說,部隊是在流動的,即便是當時最好的正聲廣播電台,也是收訊不清,所以學習很困難,更不幸的是,部隊又調到外島,而外島不能使用個人收音機,教材斷斷續續收到,晚上還要冒著被懲罰的危險,在被窩內收聽。
郁樂安說,民國80年正式從軍中退休,才有機會有規律地訂閱和收聽,而雜誌已從黑白變為彩色,從初級「大家說英語」開始進到實用級,雜誌的內容也愈來愈豐富,英文也跟著進步,空英不僅給讀者英文,更打開讀者的視野,現在自己是進修級的讀者。
「彭蒙惠是我第1個啟蒙英文老師,只要不變老年痴呆,將永遠跟隨著妳」郁樂安說。
外界很好奇,究竟如何教出英文好的學生?彭蒙惠說,她是老師,不是她喜歡教英文,而是教孩子需要、想要學的東西,自然就會用它,最好是用玩的方法。很多孩子學英文是一直補習,背生字對他們來說有壓力,就會討厭英文,學英文不是給人壓力,在輕鬆環境下學英語,自然就會學好。
彭蒙惠舉例,與其要孩子背藍色是blue,倒不如跟小孩玩牌,告訴孩子這是「blue card」藍色牌;或是講個故事,由某個孩子當「refrigerator」(冰箱),再來玩遊戲,孩子就能很快學會冰箱這個生字;也可以教孩子們唱英語歌曲;改變教學方法,孩子自然喜歡英文。
台灣很多爸媽要孩子學英語,彭蒙惠建議,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每天說10分鐘的英文,由父母親帶頭,不要爸媽不說,卻要孩子一定要說,如此一來,孩子學英文就不是壓力
除了教英文,彭蒙惠還有顆愛台灣的心。被問到為何要教英語時,彭蒙惠說,學英文可以讓台灣好的東西讓全世界知道,國際化就是要了解別人,要學外國的文化,學會跟外國人溝通,英文是個工具,擴展眼界才是目標。1010602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英聽列入學檢定 教部盼過半


英聽列入學檢定 教部盼過半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中28日電)大考中心今天表示,102、103學年度,大學可將高中英聽納甄選審查;104學年度大學可自主決定將英聽納入學檢定項目。教育部表示,希望104年,能有過半大學列英聽為檢定項目
教育部今天在台中逢甲大學舉行100學年度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教務主管聯席會議,並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針對大學入學採用高中英聽進行專題報告。
大考中心舉辦的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對象為高三學生,範圍以高中課程綱要和英文課程常用單字為主,內容著重生活應用和溝通,題型包含英聽測驗包含看圖辨義、對答、簡短對話、短文聽解4種題型。成績分為「A」、「B」、「C」、「F」4種等級
大考中心表示,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3月開會通過決議,102、103學年度,大學可將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納為甄選入學審查資料;104學年度開始,英聽將成為學測考科,各大學可自主決定將英聽納為甄選入學和考試分發入學的檢定項目。
大考中心主任牟宗燦表示,會將之前試辦的題目部分公布在網上,並蒐集各種英聽相關資源,供學生參考;而英聽在104年成檢定項目後,成績將可保留,不限年度,學生可選擇較優等的該次成績作為入學檢定;他也預估,今年10月的英聽可能有7萬名考生報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何卓飛表示,基於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培養國際移動人才等考量,將鼓勵各大學先將高中英聽列甄選備審資料,希望104學年,能有過半的大學將高中英聽作為檢定項目。
台灣大學今年大學甄選入學個人申請已有20多個科系將高中英聽或全民英檢列為審查資料。台灣大學教務長蔣丙煌表示,未來將鼓勵校內科系全面列英聽為備審資料和檢定項目。
逢甲大學校長張保隆表示,高中英聽成績是很好的審查基準,尤其是重視外語或國際化的科系,更會鼓勵將英聽列為備審資料;他也樂觀表示,校內應該有一半科系可在104學年將英聽列檢定項目。1010528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心得: 李壹明老師演講 Creative Language Teaching


這次演將請到是在中正高中任教的Joe Lee 李壹明老師,
這次演講的主題是Creative Language Teaching
Joe非常厲害, 因為他從體育班.普通班到資優班都有帶過
針對不同的程度學生,他都有適當的教學方法!
演講內容可說是相當豐富!
以下我將要分享一些演講重點


1. 每25分鐘可以有一個commercial break 
因為學生可能有點疲乏了
所以可以利用commercial break 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這個commercial break可不是讓學生到處走動
而是給予一些比較輕鬆有趣的英語教學活動
像是唱唱相關英文歌或是看相關影片都是一些不錯的材料

2. 歌曲教學 (中翻英)
老師挑的歌都是和課文句型有關
有時候也可以讓學生將中文歌翻成英文
這樣學生可以練翻譯
同時老師也可以教學生一些些翻譯技巧(e.g.翻譯的字數要和英文的音節數相等)
另外,老師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也給予不同歌曲教學
e.g. 像是英文能力較低的同學就是練習翻一些中文兒歌(兩隻老虎)

老師還有提到要求同學唱歌時
自己也要一起唱或是示範給學生看
這樣比較能說服學生一起練唱 :)

* 介紹歌曲應用:
a.  學星期一到星期日可以用一首歌 "Friday" (singer: Rebecca Black)
b. 教感官動詞可以用 "I Saw Mommy Kissing Santa"
c. 被動式可以用 "Grandma was Ran Over by A Reindeer"

--> 歌曲教學之後可以在學期末舉辦班上歌唱大賽
可以利用"Karaoke Party"的網頁~
這個網頁還會幫忙評分
是個不錯用的網站

3. TPR的相關教學活動
a. 要同學回答時,除了抽籤之外還有big cross. earthquake(四周圍同學起立)
b. Simon Says --> 進階版的, 
   e.g. Stand on the chair. Take off your shoes and smell it...
    這個活動可以讓同學伸展一下,
    學生比較不會睡著
c. Stand Up Game
    e.g.全班起立而造句造對才可以坐下
d. Spelling Bee 
    (可以盡量可low achiever 多一點機會)
 e. Crazy ABC
   就是讓學生用英文解釋某個單字,並讓其他同學猜
f. Group Imagination
    讓全組同學一個個上台寫句子,
    最後一人要把句子最結尾
g. No NG Theater
    讓學生演戲
    只要一演錯或是忘詞就要全部重來
    這活動很適合 low achiever  
    他們可以熟悉句型

4. 多利用線上相關資源
a. PPT Game
    e.g. 百萬大富翁的PPT模板, Wheel of Fortune
b. 看圖說故事
    e.g. 利用Ping Paint Pong的網頁可以製作線上繪本
           利用Make Believe Comic做看圖說故事
           還有可以用Story Maker講解故事結構
c. Movie Trailer
    可以練聽力並且結合時下最流行的電影資訊

5.上課時的前十分鐘怎麼運用
上課後的十分鐘,同學可能還沒有靜下心來
這時老師可以用其他東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a. Jeremy Lin's Twitter 
    --> 可以學一些片語與道地英文
b. OMG 美語
c. Mad TV
d. How Kids React to XXX

6. 處處都是教室
老師提到不一定要在教室裡面才能學習
有時候可以在操場或是其他校園處上課
e.g. 老師自己偶爾會帶體育班學生到操場上英文課


<總結>
從老師這邊學到很多創意的教學方法以及一些遊戲
老師有提到其實要想一些遊戲或是教學活動是很累人的
不過他有建議我們可以常常看電視或是綜藝節目
有些點子可能會因此產生

另外對於處處都是教室的想法我覺得很特別
不過我很好奇的是同學難道不會更容易放空或是分心嗎?!
還有老師就不能寫板書了耶
是不是這種戶外教學盡量要避開需要板書之類的呢?!
不過我覺得偶爾換換環境學習說不定可以增加英文課的新鮮感!

恩~聽完老師的演講後
可以感受到老師超級熱衷英語教學
每堂課似乎都充滿著活力
這是非常值得令人學習的一點
不管自己再怎麼累
一站上教學舞台就要變成精力充沛的樣子
希望自己以後不論是經過幾年的教學依然可以是充滿活力地教學生!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心得: 劉昱成老師演講 The Taming of the Students

這次演將請到的是在景美女中任教的Allen Liu 劉昱成老師,
由於老師也是從本校畢業, 因此, 這次演講主要有兩部分,
一部分內容是有關於即將到來的"附中一個月試教",
另一部分是有關一般的班級經營!

1. 3 p --> professional+ powerful + precise

實習老師要有一定的專業度,
而在做指示或是在講解時,
我們也要很精準,
這是因為學生們很聰明,
他們會想要馬上知道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而他們不喜歡老師囉哩囉嗦的說一堆卻沒有重點!
因此"precise"是很重要的一點!


2.  mentality establishment 

劉老師提到實習老師要先自我建立,
除了先了解學生們喜歡什麼,
並盡量以學生觀點看待事情外,
我們也要知道老師不是只有在教學生,
從師生互動中,我們也是可以從學生身上學到東西!


3. things I need to know about my class  
a. students' names
b. personality
c. classroom atmosphere  

劉老師說到,如果能快快寄住學生的名字,
學生們不僅會感到驚訝,也會有被尊重且注意的感覺,
而在記名字這一方面,學長和大家分享他的方法"團體照相法"!
方法是:要求五人到講台前拍照,而事先不要告訴他們你要幹什麼!
就是要讓學生們懵懵懂懂地到講桌前去讓你拍照,
不然學生知道你的目的之後,也可能會不太合作!
另外,在知道學生的個性後,老師可以設計符合他們個性的課程,
例如:學生如果很哈韓,老師舉例時可以拿那些韓國歌手或是團體當做例子,
一方面學生會對課程有興趣,一方面學生也會踴躍回答!
另外,實習老師最好是能和班導師.班長或是英語小老師很熟也是很重要的!
這是因為班上如果出了什麼問題,我們還可以請教班導師,
也許這些問題以前班上出現過,
再詢問過班導師後,也許會有實質上的幫助!


4.  the preparation for my one-month teaching
a. weekly class schedule
b. give the unit test at their self-study class 
c. 4-5 periods for each lesson
d. at least 2 periods for review
e. quiz --> optional but necessary

劉老師建議一課大概花四到五節課就好,
而每一課結束後,讓學生用自習課的時間考試!
千萬部要浪費自己的上課時間去做考試!
再來,複習課程的部分最好是花至少兩節課,
而小考雖然是可有可無,但是有時也是必要的,
不然老師光是教,而沒有小考當做鞭策,
學生到底有沒有真正學到或是學進去,
老師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爾偶小考也是要來一下的!


5.  the self-introduction to the students
a. all English and be professional  
b. expectation (attitude, scoring criteria, catchy slogan)  
c. precise rules

其實我之前有一直在想,第一次見到同學時到底要說什麼好!!!
我個人是非常討厭做"自我介紹"這件事,
以前被要求做自我介紹時,
我總是隨便講講,想要草草帶過!
這次我本來還想就說說名字和短短地說一下期望,
但是在聽完學長的說明後,
感覺自我介紹不可以做得太隨便或是簡陋!
因為這正是學生們對老師的第一印象!
而這很重要!要是毀掉的話,接下來的日子實習老師就會不好過了!
因此,我的自我介紹得要重新想過了!


6. preparation before teaching
a. rehearsal
b. be familiar with outline
c. prepare some jokes and interesting videos
d. prepare some topics for conversation  

在上場前,當然多多練習所要教的課程內容是很重要的!
在熟習內容後,可以把大綱寫或是記下來,
而除了基本功要練好之外,
我們也可以多多準備一些笑話或是有趣的影片,
這些東西都是用來"振奮"快要不行的同學們,
當然,我們也要準備一些時事性的話題,
這樣子才可以也和同學聊一些有意義的東西,
同時我們還可以幫助學生做資訊更新以及補充!


7. the best way to call students
a. just call their names
b. use an interesting way --> big cross
c. draw a lot --> not recommend (slow)

上課如果有提問,要同學回答是很常出現的事!
但是要怎麼樣叫同學勒?!
最快的方法當然是直接教他們的名字(所以說才要快快記住學生的名字呀!)
再來就是用有趣的方法"大十字",
也就是說當有同學被叫到.
做在該位同學的前後左右都要站起來,
最慢的人就中獎了!!!
不過這種方法也不要常常用,
不然用到學生都麻木的話,
他們不想要理老師就糗大了!
最後一個方法是劉老師最不推薦的方法 --> "抽籤"!
這是因為學生記不得他們自己的號碼,
這樣子很花時間,
說不定抽老半天都沒有人要理你!
不過老實說,
我們老師以前都用抽號碼的,
不知道是不是和學校風氣還要班上習慣有關,
我在國高中都經歷過這種方法,
我到覺得是滿刺激且很公平的做法,
而也不太常出現有同學不知道自己幾號的狀況!


<總結>
聽完學長的演講後,
感覺有很多東西要準備且有很多東西要注意!
還是有點擔心去了現場後,
一切會不會和我們現在設想的不一樣,
但是無論如何,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該準備的,能做的都先做好"!
希望可以順順利利的渡過這試教一個月,
當然更希望能學到很多東西且與學生"合作愉快"!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心得:莊坤良教授演講

在上學期試教時,有組別負責到教英詩,
由於同學們向教授反映不知如何教英詩,
因此,這學期的實習課,
教授們很用心的邀請到以文學教學著名的莊坤良教授演講,
演講內容除了講述文學該如何在教學現場中呈現,
教授也分享個人英語教學的觀點!

*演講內容為"文學教育與英語教育的新關係"

1. 閱讀的重要性
莊教授提到閱讀是很重要的,
這種閱讀不是單看過文本就較做閱讀!
重要的是"閱讀的過程",
也就是說讀者需要邊閱讀邊思考!
例如:可以思考筆者架構故事情節的手法,
角色做某事的背景動機等等,
而教授提出閱讀的三步驟: 
read lines  -->   read between lines --> read beyond lines
透過邊閱讀邊思考的方式,
讀者才能算是有真正把該文本消化吸收, 
而閱讀時如果能做到 think --> interact --> internalize, 
這樣學到的東西才會持久!
另外,邊閱讀邊思考也是在幫助讀者可以
" from reading to writing"

我非常認同邊閱讀邊思考的觀點,
因為沒有經過思考,
我們讀者只是讀過文本而以,
在這樣的狀況下,之後如要寫作,
其實會面臨到寫不出東西來的窘境,
以前自己就有類似的狀況,
只是顧著閱讀書籍,卻忽略了思考這一塊,
等到要寫東西,卻寫不出來!這就是因為沒有思考,
書中的內容就不會內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
因此,我對於莊教授得此觀點,非常能感同身受!


2. 問問題也是一種學問
在文學教學中,老師也要學會問問題,
老師如果能問好問題,也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
老師問的問題應該要是有開放性且多元歧異,
而透過有爭議性的議題,學生才有機會去思考且討論,
當然問問題時,老師可以有層次的引導學生,
也就是說從事實類的問題到開放性問題!
(from factual question to open questions)


3. 文學評量
在文學教學,老師會請學生做相關的練習或是創作,
例如:英詩創作-->以自己的英文名字作一首詩
像這一類的學生作業,就是學生展現創意的一種方式,
對於這類型式的作業,老師不需要刻意去為學生打分數!
老師可以做的是給予ㄧ些回應或評語!
不幫學生的文學創作打分數是因為"創意"是很難用分數衡量的!
要是涉及打分數,恐怕是老師的主觀意識在做判斷,
也許對這位老師來說,某些內容很有創意,
但是對另一位老師來說,該內容可能不怎麼樣!
因此,創意這種東西要是用分數來評量,
對學生來說可能會不太公平,甚至會扼殺他們想要創作的心!
所以,老師最好就是給予ㄧ些回應即可!


4.課堂的最後五分鐘
一節課的最後五分鐘,通常老師們都會做些  麼呢?
不外乎應該是交待學生作業.考試或是下一次要做什麼吧!
教授提到說其實這五分鐘很重要!
老師們應該要好好運用這五分鐘!
以下分享的是莊教授的課堂五分鐘可以說的內容:
a. Sum up the content
b. Give students feedback
c. Give evaluation and appreciation
d. Comment on students' linguistic performance
e. Incite passion for English
f. Let them feel the sense of insufficiency 
and desire for English
g. Bury seeds in their minds

其實我們上學期在試教的時候,
大部分在做結尾時,
大是以"課程總結"與"作業交待"為主,
至於情意方面,
我們甚至是現場的教學老師很少會觸碰到這塊!
而這七項中我最喜歡的是最後一項!
也就是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我想,這顆種子在經過老師誘發與學生的努力下,
會漸漸發芽,進而長成一棵大樹!
當然,老師要如何埋下這顆種子,
就是需要ㄧ些技巧,
我個人覺得老師在下課前,可以問ㄧ些沒有答案的問題,
為是推薦ㄧ些與課程相關的其他資訊,
而這些資訊老師不要全講完,
可以賣一點關子,
這樣可以誘發同學自己去搜尋,
這樣的動機進而會慢慢轉化為"自學"!


5. 是"教"? 還是"學"?
莊教授提到"教學"到底是重在老師的教?
還是重在學生的學?
當然,兩者都很重要,
不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稍微高於老師的教學!
這是因為,老師的教學目的就是在於要學生學會,
假使沒有學生的學,老師的教學也沒有存在的目的!
因此,教學的主體依然是學生,
老師的角色只是從旁協同而以,
而在老師的教學部分,
莊教授也點出,老師要"廣泛教學,而非侷限在教英文而以"
-->Be an educator, not just a teacher
也就是說,除了教課本的內容之外,
老師的教學也要和生活.文化甚至是生命做連結!


<總結>
聽完這次演講後,
我覺得對於文學教學又有ㄧ些新概念及方法,
以前暑假在學校幫忙教學生時,
自己就是有點太過於照本宣科,
在那樣的情況下,學生沒有機會思考,都是老師在講,
而我有發現學生當下的學習不是很好,
當然成果也不盡理想!
現在聽過教授的分享之後,
我發現當時課堂上所缺少的就是"思考"這部分!
這也是我以後再碰到文學教學的時候會多注意的地方!

我覺得演講其實也像是閱讀書籍一樣!
在聽的當下,
聽眾也需要 think --> interact --> internalize
因為講者的內容也許會因教學對象不同,
所呈現的效果也不一樣,
因此,在吸收內容的同時,
我們要去挑選適合我們的教學風格及對應到學生的學習式,
如此ㄧ來,才能算是有掌握並真正了解演講內容!